一、前言
VCP 即Vertical Continuous Plating 的縮寫,意為垂直連續電鍍,與傳統的垂直電鍍相比,陰極受鍍物采取步進的方式工作是其最大的特點,該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了電鍍品質,同時占地面積大大縮小,且在批量化生產方面也擁有優勢,所以近來受到電鍍業者的親睞。圖1 是VCP 線大致工作示意圖,該圖為操作界面的正面視圖。操作者在上板區進行掛具上板后,板依次進入除油、水洗、預浸段,然后進入鍍銅段,完成電鍍后,板經過水洗、風干至出板;而掛具進入褪鍍段,褪鍍完畢至上板區待用。
傳統的垂直電鍍線,陰極相對固定位置,陽極鈦籃排布、夾板方式及夾板間距對板件水平方向均勻性有著顯著影響,如圖2 中所示,一飛巴中,板件夾板間距、Dummy 板使用、端板位置均會影響電力線的分布,從而影響鍍銅均勻性。而以我司的一條VCP 線為例,單邊約300 個陽極鈦籃, 這些鈦籃對銅厚共同起著平均的作用,所以單個鈦籃的偏位或者缺失對鍍銅均勻性的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。同時,VCP 采用單個掛具夾一塊板的做法,夾板方式固定、單一,夾板深度機械控制,基本不存在變數。所以VCP 線鍍銅均勻性的關鍵影響因素還需重新驗證。
二、試驗部分
2.1 試驗條件
采用24(L)*18(W)inch 、20(L)*16(W)inch 、16(L)*20(W)inch 三種常用尺寸的試驗板;厚度0.3;底銅HOZ ;鍍銅液溫度25±1℃;電流密度18-20ASF ;鍍銅時間54-60min ;目標銅厚;假設電鍍效率90-100% 。
2.2 評估方法
測量方法采用通用85 點測試方法,具體測試點分布如圖4 所示;鍍層均勻性統計方法采用CoV(Coefficient of variance) 評估,CoV 定義如下:,其中:
2.3 試驗因素
VCP 線與傳統垂直電鍍線在溶液交換的處理上不同,傳統垂直電鍍線多采用打氣,而VCP 線多采用噴流,兩相對比,噴流在保證溶液交換充分的同時,液面相對平穩,對于板垂直的擺動影響更小,這點對于薄板加工更為有利。VCP 線頂部未設陽極擋板,槽內液位相對平穩,因此對于板頂部的鍍銅均勻性而言,液位高度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因素。對于底部銅厚,關鍵影響因素為底屏及邊屏設置,這兩者可有效改善板底部電力線分布,從而改善銅厚分布。VCP 的底屏、邊屏設置示意圖參考圖5。底屏即bottom shield ,通過調整H 型的底屏頂部與板底部的間距,優化板底約50mm 的電力線分布;而邊屏即side shield ,通過調整邊屏頂部與板底部的間距,優化板底從50mm-200mm 間的電力線分布。電力線優化示意圖參照圖3。
至于水平方向的鍍銅均勻性,基于VCP 線設計原理,夾具間距的設定,決定了前后板間距,該間距對水平方向鍍銅均勻性起著決定性作用。
三、結果與討論
3.1 板間距對銅厚水平分布的影響
板間距同時影響著相鄰兩塊板板邊的銅厚分布。理想情況,板間距越小越好,那么銅缸中所有的板可被視作一整塊板,板件的水平均勻性能達到最佳。但實際狀況是,0 間距會導致板前進過程中發生碰撞。從試驗結果可以得出:為批量穩定生產考慮,不大于10mm 的板間距可有效保證水平銅厚分布。從圖6 可以看出,當我們將板間距從25mm 降低至10mm 時,CoV 由7.04% 下降至3.85% ,降低了45.3% 。